随着城投与地方政府脱钩的持续进行,城投的债务属性正悄然发生变化。尽管它们尚不能直接市场化,与产业债直接挂钩,但地方财政作为最终承担者的逻辑已不复存在。 特别是在市场收益率显著下行的背景下,这一根本性转变引发了思考:未来城投的盈利逻辑将如何构建? 城投与地方财政的逐步分离,预示着其未来财务稳健性的基石将建立在市场运营的基础之上,即依靠自我造血能力——营业收入与盈利增长,而非过往的财政支持。 这一转变促使城投必须以市场参与者的身份,深度介入地方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公共服务的管理之中。 随之而来的是项目盈利模式的深刻变革,项目收益不再简单依赖政府财政返还,而是转向土地一二级市场的深度联动,特别是通过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来实现价值最大化。 在新一轮的城镇化浪潮中,城投的盈利前景与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潜力紧密相连,呈现出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。 尤为关键的是,城投主导的土地开发新模式,既非传统房地产开发的简单复制,也非单一的土地一级整理,而是融合了公益性投资保障、长期财务规划以及债务风险控制的综合策略。 在此框架下,城投将积极探索包括低效用地再开发、存量土地优化利用以及城市综合更新在内的多种业务模式,以更加灵活和创新的方式推动地方经济发展。 因此,随着地方土地市场的回暖,城投凭借其在市场化项目中的专业运营与管理能力,有望获得营业收入与盈利能力的双重提升。然而,具体的盈利效果将受到地区特性及城投自身项目执行效率的影响。 在新一轮城投战略转型的征途中,部分城投企业正积极探索向产业运作平台的角色转变,旨在把握经济周期脉搏,分享新一轮增长周期中产业增值带来的丰厚回报。 然而,这一转型之路并非坦途,除了行业壁垒高筑、知识壁垒深厚外,当前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也为城投的转型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,其下场参与的具体收益尚待时间验证。 鉴于此,城投企业的主流策略倾向于“产业关联而非直接投资”,即坚守其作为基础设施与产业园区核心运营商的初心,致力于为地方产业提供全方位、高质量的配套服务及基础设施支持。 通过这一策略,城投与其所在地区、服务园区以及当地的优势、主导产业之间,将构建起一种紧密相依、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,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。 长远来看,城投的稳健发展离不开地方产业的蓬勃兴起。只有当地产业实现健康、可持续的增长,作为产业生态中重要一环的城投,才能确保稳定的现金流入与可观的盈利回报。 因此,当前地方与城投的决策与布局,将对未来五至十年的区域经济格局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。 在信贷环境相对宽松的过去,部分城投主体凭借其优质的信用评级和市场认可度,成功吸引了市场上大量低成本、超额的资金支持。 一些城投因此进行了资本运营的尝试,比如设立非持牌金融实体如融资租赁公司,利用富余资金进行外部投资以获取息差收入。 然而,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和资金利用效率问题的凸显,这种操作模式逐渐淡出舞台,成为特定时期的产物。 尽管近年来城投因债务压力、政信关系调整等因素面临资金流动性的挑战,但在债务置换政策的支持下,以及未来货币政策可能的宽松预期下,那些已经成功转型、信用评级良好且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的城投主体,有望再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,获得新一轮资本运作的契机。 特别是随着基础设施领域“基础设施投资基金”等创新金融工具的推出,城投可以通过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参与基础设施建设,实现股债分离,既解决了地方基建资本金不足的问题,又为城投提供了新的盈利渠道。 对于实力雄厚的城投主体而言,未来在资金环境更加宽松的背景下,它们将有机会以股权投资的形式深入参与地方关联项目,以符合监管要求的方式发挥资金优势,实现盈利增长。 因此,对于地方城投而言,卸下“融资平台”的历史包袱并非终点,而是开启新征程的起点,它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准备迎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新的发展机遇。